• 首页
  • 期刊简介
  • 编委会
  • 投稿须知
  • 审稿指南
  • 订阅指南
  • 联系我们
引用本文:罗恬漩:论虚假诉讼受害人的救济:兼探讨第三人撤销之诉适用,载《交大法学》2017年第2期,第31~40页。
Luo Tianxuan, Remedies for Victim of Sham Litigation: A Perspective on Action for Annulment by Interveners,2017 (2) SJTU LAW REVIEW 31-40 (2017).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1638次   下载 1479次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字体:加大+|默认|缩小-
论虚假诉讼受害人的救济:兼探讨第三人撤销之诉适用
罗恬漩1,2
1.中山大学法学院;2.中山大学司法改革研究中心
摘要:
虚假诉讼可能侵害的主体包括诉讼参加人和案外人。在我国当前民事诉讼程序和制度设计中,分别有再审、执行异议、执行异议之诉、另行起诉和第三人撤销之诉等多种救济方式,对不同救济方式不仅要从制度与程序对接与协调层面予以梳理,更需要从有效救济的角度对比分析何种途径更利于救济虚假诉讼受害人。再审救济的主体最全面,但在启动时往往需要公权力的介入及推动;而执行异议之诉、另行起诉所能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相比之下,第三人撤销之诉既可以弥补以上程序带来的救济不足,也回应了其在设立之初就被设定为规制虚假诉讼的立法目的。在初步可以证明存在虚假诉讼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放宽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原告资格,甚至可以将第三人撤销之诉作为启动虚假诉讼受害人救济之门。
关键词:  虚假诉讼  权利救济  第三人撤销之诉
DOI:
分类号:
基金项目:
Remedies for Victim of Sham Litigation: A Perspective on Action for Annulment by Interveners
Luo Tianxuan
Abstract:
Key words:  
您是本站第  4067091  位访问者!沪交ICP备20180131号
版权所有:《交大法学》编辑部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楼    邮政编码:200030
电话:021-62933317   电子邮箱:lawreview@sjtu.edu.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