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期刊简介
  • 编委会
  • 投稿须知
  • 审稿指南
  • 订阅指南
  • 联系我们
引用本文:赵宏:部门宪法的构建方法与功能意义:德国经验与中国问题,载《交大法学》2017年第1期,第65~78页。
Zhao Hong, Methods and Meanings of Sub constitutions: German Experience and China's Problems,2017 (1) SJTU LAW REVIEW 65-78 (2017).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1641次   下载 1575次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字体:加大+|默认|缩小-
部门宪法的构建方法与功能意义:德国经验与中国问题
赵宏1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
摘要:
作为宪法研究的重要方法,规范宪法迄今在我国已获得相当发展,但由于缺乏违宪审查制度的配合,我国的规范宪法成果目前只能停留于思想启蒙和学者自道。而规范宪法的僵局同样映射出宪法实施的僵局。如何在制度阙如的背景下克服宪法实施的困境,便成为规范宪法学者必须面对的难题。源自德国的部门宪法对此提供了重大启发。德国法对于部门宪法的研究主要在于借由"宪法分则"的确立,发挥宪法规范对于各个社会功能领域的辐射和渗透作用,但对于我国而言,部门宪法的引入或许能够为无法与制度实践衔接的宪法释义学提供试炼的场域,并最终反向促进宪法基本权释义学的提升,以及宪法的现实落实。
关键词:  部门宪法  规范宪法  国家目标条款  基本权利
DOI:
分类号:
基金项目:
Methods and Meanings of Sub constitutions: German Experience and China's Problems
Zhao Hong
Abstract:
Key words:  
您是本站第  4066541  位访问者!沪交ICP备20180131号
版权所有:《交大法学》编辑部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楼    邮政编码:200030
电话:021-62933317   电子邮箱:lawreview@sjtu.edu.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