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期刊简介
  • 编委会
  • 投稿须知
  • 审稿指南
  • 订阅指南
  • 联系我们
引用本文:尹云霞、庄燕君、李晓霞:企业能动性与反腐败“辐射型执法效应”——美国FCPA合作机制的启示,载《交大法学》2016年第2期,第28~41页。
Yin Yunxia,Zhuang Yanjun and Li Xiaoxia, Companies' Initiative and Radial Effect of Anti Corruption: Implications of FCPA Cooperative Mechanism in U.S.,2016 (2) SJTU LAW REVIEW 28-41 (2016).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2200次   下载 1430次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字体:加大+|默认|缩小-
企业能动性与反腐败“辐射型执法效应”——美国FCPA合作机制的启示
尹云霞、庄燕君、李晓霞1,2
1.方达律师事务所;2.美国密西根大学法学院
摘要:
近年来美国反海外腐败(FCPA)执法备受全球关注。美国政府以较少的司法资源取得了显著的执法效果,不仅惩罚了违法企业,还影响了其他未被执法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逐渐形成辐射型执法效应,有效地通过惩戒行贿方遏制了商业贿赂。其中不容忽视的原因在于,为了在最终的案件处理中减轻甚至免遭处罚,不少涉案公司主动对案件进行内部调查,并向美国政府提供调查的结果和相关证据。而美国详细的量刑制度也使得企业能够预期到其与执法机关合作所能获得的好处。中国刑法针对行贿缺乏详细的量刑制度,反贿赂执法主要针对政府官员,除"自首"之外,无其他奖励制度以激励企业进行自查并建立完善的合规制度,导致企业缺乏自查和主动报告的动力。鉴于此,中国可以借鉴美国FCPA执法机制和量刑标准,调动企业能动性,通过有效惩戒行贿方来遏制腐败。
关键词:  FCPA执法  合作机制  量刑制度  辐射型执法效应  反商业贿赂
DOI:
分类号:
基金项目:
Companies' Initiative and Radial Effect of Anti Corruption: Implications of FCPA Cooperative Mechanism in U.S.
Yin Yunxia,Zhuang Yanjun and Li Xiaoxia
Abstract:
Key words:  
您是本站第  4066967  位访问者!沪交ICP备20180131号
版权所有:《交大法学》编辑部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楼    邮政编码:200030
电话:021-62933317   电子邮箱:lawreview@sjtu.edu.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